【你的膝關節退化不是我的膝關節退化】
相信許多人都有過膝蓋痛就醫的經驗
可能高達8-9成的人都會得到:膝蓋退化或肌力不夠的答案
然後被教坐姿伸膝的運動🦵
但真的練肌力就會好嗎🤔
與先前不斷強調的觀念一樣
疼痛相關的運動重點在方向性、肌肉與大腦的連結
膝蓋的疼痛其實也有方向性🤔
常見膝蓋疼痛的方向:
✔️股骨內轉
✔️脛骨-腳掌外轉
✔️腳掌-脛骨外轉
在外觀上就會呈現膝蓋內夾的動作
股骨內轉的常見成因有
1️⃣闊筋膜張肌-髂脛束過緊
2️⃣臀中肌無力
脛骨-腳掌外轉成因
1️⃣近端脛腓關節卡在外轉
2️⃣髂脛束過緊
3️⃣膕肌無力
腳掌(後足)-脛骨外轉
1️⃣大腳趾背屈不足
成因多為足底筋膜緊繃
2️⃣腳踝背屈不足
常見成因有踝關節沾黏、韌帶鬆弛造成距骨前移、跟腱緊繃
3️⃣足弓塌陷
腳掌外轉與足弓塌陷會同步發生
上述問題幾乎都會合併出現
像雞生蛋、蛋生雞的問題
沒有人知道從哪個先出現
我們只能像拼拼圖一樣
一片一片拼上去解決
最後形成一幅完整的圖🤟
疼痛後的運動治療
📌首重方向、腦與肌肉的連結 🧠
肌力相對其次
與先前提到的訓練方向一樣
1️⃣關節方向控制解離
需調整訓練,解除大腿股骨內轉、小腿脛骨外轉問題
做不到則需找受限的部位
放鬆髂脛束、拉伸足底筋膜、跟腱、鬆動關節
2️⃣協同肌肉控制解離
股骨外轉訓練中,最大化臀中肌出力,減少淺層臀大肌出力
脛骨內轉訓練中,最大化膕肌出力,減少鵝掌肌群出力
3️⃣深層局部核心啟動
股內側肌訓練
沒有方向的調整
一直練肌力想改善膝蓋痛
就像一直彎腰做硬舉想改善腰痛一樣
效果不會那麼直接
甚至可能更痛
以上內容參考自Kinetic Control繼續教育內容
#KineticControl #解離運動聽過沒有 #極致的動作控制
#膝蓋退化 #疼痛治療 #運動治療
#傷後復健要與生活運動連結
#疼痛有方向聽過沒有